找到相关内容8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——以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为中心

    rdquo;。因此,道信禅师提出了“觉观心念佛”,他说:“倂除三毒(即贪嗔痴)心、攀缘心,觉观心念佛,心心相续,忽然澄寂,更无所缘念”。   这里念佛的前提...需要“心心相续”,毋令间断。用这种觉观心念佛,到了一定的时候,行人就会“忽然澄寂”,断能所,绝人我,睹见实相,证入空性,到此时便是“无所缘念&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641646.html
  • 大菩萨金洲大师的历史

    季扎巴”(义为金洲师·法称)。  他复在印度其他很多善巧有成的大德前,听受了许多显密经教,主要是他依止弥勒瑜伽师为师,在师前听受教法有七年之久,同时精修菩提道次第。以此对于所有菩提道次第缘念法门,证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5859890.html
  • “戒”的随行

    体。若此皈依体为受戒而皈依,那就成了戒体。原则上,很多人都能达到这最基本的真正的效果。至于这两天受戒后的随行,还是偏重在皈依,因为大家本来的中心是在皈依,所以缘念的时候,还是缘念皈依,对境时,随分随力...

    日常法师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81053219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略述中国佛教禅净双修思想的发展

    并除三毒心、攀缘心、觉观心念佛,心心澄寂,更无所缘念”,识无所缘念,平等不二的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。道信在《入道安心要方便》中说:“念佛心是佛,妄念是凡夫”,息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4341702.html
  • 如何使生命中的每一刻变得有意义

    众生安乐的因。但如果你以贪着今生的心工作,它全变成恶业,三恶趣苦的因。 以菩提心走路 以菩提心走路使走路的行为成为极乐、无上成就的因。从你离开家那一刻起,修持正念,使你的心持续缘念于菩提心。 思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5675591.html
  • 如何使生命中的每一刻变得有意义 ——梭巴仁波切开示

    变成恶业,三恶趣苦的因。 以菩提心走路 以菩提心走路使走路的行为成为极乐、无上成就的因。从你离开家那一刻起,修持正念,使你的心持续缘念于菩提心。 思惟:我生命的目的是为了带领一切有情离苦得乐。然后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3776097.html
  • 藕益大师--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

    香华供养 行者初入道场。至法座前。敷具。正身。合掌倚立。应先缘念一切三宝。体常遍满。无所不在。众生迷惑。流转可哀。我为众生翻迷归悟。礼敬三宝。作是念已。唱言。 一切恭敬。  一心敬礼。十方常住三宝。(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276622.html
  • 诸家大手印比较(六)

    ) 无缘之界者:于大手印理缘念之心,离于缘念,不依诸相;如萨得罗光尔鸟,空中作巢,而不依于山石林木也。   (卯)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0885442.html
  • 藕益大师:梵网经忏悔行法

    一心缘念三宝真实功德。哀慕眷恋。誓不舍离。胡跪合掌。口出梵音。作是赞叹。如来妙色身。世间无与等。无比不思议。是故今敬礼。如来色无尽。智慧亦复然。一切法常住。是故我归依。善调心过恶。及与身四种。到不思议地...【七苦到礼佛】  行者随诵戒经多少竟。叩首起立。添香致敬。一心缘念三世诸佛。如对目前。殷重恳切。一一顶礼。一心顶礼梵网教主卢舍那佛。(三礼)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。  次卽顶礼三世三千诸佛。一佛一礼。...

    藕益大师

    |忏悔|梵网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49334657.html
  •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发心之对观

    :  “次于诸有情,先起慈心观,生三恶趣等,及死殁诸苦,所有诸众生,   为苦所苦恼;欲度脱众生,出苦及苦因,当发菩提心,立誓永不退。”20   可知应当缘念一切众生。  2,发心的分类:  关于依...》引寂天的《学集论》指出:愿菩提心是从  发起“我决定要成佛”的愿望产生的。因此,缘念圆满的菩提果就是  愿心。23  缘念道上的法即是行心。在《大乘经庄严论》中提到:  “自他利真义,力及自佛土,成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571322.html